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 显示地图

乡镇党建:渤海路办事处|海河路办事处|东杨路办事处

英模人物石侠风

时间:2014-06-05  点击次数:

   英模人物石侠风

  李潜修

  石侠风,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鲁豫边区二地委宣传部教育科长、中共卫西工委宣传部委员、书记、中共浚县县委副书记、冀鲁豫边区党校学员、支部书记、平原省委党校教育科长、华北局干部补习学校教育处长、北京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和资料室主任、北京市变压器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5年11月10日病逝,终年58岁。

  一

  石侠风,原名石斌,化名张俊杰、唐常生,1917年11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县庞寨村一个农民家庭,世代以农为主。祖父殷实持家、勤劳朴实,父亲石子光,幼时读过私塾,略通文墨,忠厚老实,在邻村教私塾,尊老爱幼,很受邻友敬重。石侠风兄妹4人,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在那男尊女卑的旧社会里,他自然是倍受全家喜爱。7岁时,父亲就带他到邻村私塾就读。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先生教过,只念几遍,便背诵如流。

  石侠风刻苦好学,勇于进取,1932年小学毕业,各科成绩均名列榜首,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省大名第七师范学校,他从此更加奋发读书,除积极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希望能在求知中谋求到新的出路。

  “九一八”事变后,该校师生受平、津大学生抗日爱国学潮的影响,曾组织集会游行,反抗日本侵略,要求政府抗战。当时,学校为国民党顽固分子所把持,他们无视广大爱国师生满腔悲愤,对师生的抗日爱国行动怕的要死,恨的要命。因此对学生实行约法三章:查禁进步书刊,限制言论自由,窥视学生行动。并大打出手,开除进步学生,辞退进步教师,学校共产党的组织也遭受到严重破坏。虽然如此,学校师生的抗日爱国宣传活动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共产党组织也没有被摧垮。石侠风在学校学习期间,受王振华、晁哲甫的影响,看了些进步书籍,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开始关注,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产生不满,常常在同学中公开抨击政弊,讲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后来被校方列为“危险学生”,以“思想行为不端”通令家长到校“严加管训”。石侠风对学校的批评训斥毫不气馁,理直气壮地以理争辩说:“日军侵略中国,有目共睹,国人皆晓,这难道不是事实,吾思想有何不端?”学校当局无言以对。

  “七·七”事变后,日军为求得“速战速决”,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华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势局大哗,学校的正常秩序被打乱了,学生纷纷逃亡。这时,石侠风修业期满,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走头无路,报国无门,怀着满腔优愤,怏怏离校返籍。

  二

  随着日军入侵,土匪纷起,盗贼遍地,民不聊生,农民极度困苦。石侠风的父亲为形势所迫,为养家糊口,弃教众商,加之祖父祖母相继病故,家景日下,生活难支,石侠风就担负起耕田理家的重担。在那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年代,石侠风全家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哪里有钱负担苛捐杂税,国民党区署则以抗捐不交的罪名,将石侠风捉押,挨打受辱,残遭磨难,后经友邻周旋,取保获释。石侠风对国民党政府深恶痛绝,他进一步认识到不推翻国民党腐败政府,劳苦大众永无抬头之日。于是,他奋笔疾书:“俊鸟出牢笼,不死又得生。若逞凌云志,誓为国尽忠。”

  1939年3月,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会为了动员组织群众开展敌后斗争,在濮阳县徐镇集举办训练班,培养选拔干部,石侠风闻信,积极报名参加。他在这个训练班受训学习期间,表现积极,抗日思想坚决,由袁冠卿、唐慎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石侠风入党后,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积极,对敌斗争坚决,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不怕苦,不怕死,深入群众,进行抗日动员工作。党组织对他的表现给予表扬。不久,他被提拔为徐镇集区党委书记,同年12月,调到濮阳县委宣传部当干事。

  1940年3月,石侠风调到冀鲁豫边区二地委宣传部任教育科长。此时,日军回师华北,重新占领冀鲁豫边区各县城及军事要地,妄图以“清乡”、“蚕食”、“扫荡”等手段,摧毁根据地军民生存的条件。在日伪顽的夹击下,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斗争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石侠风在地委直接领导下,经常带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有时带领群众隐蔽到沙区丛林中,几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只能用黑豆充饥,有时躺在沙滩上,或坐在树荫下,和同志们一起畅谈革命形势,或学习革命理论,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乐观的革命情绪。经过这一阶段的艰苦锻炼和考验,石侠风的工作能力、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不断向冀鲁豫边区报写稿,宣传根据地军民抗日胜利的消息,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

  三

  日军“五五”大扫荡以后,濮阳县南部、县东部、长垣县北部的广大地区变为游击区或敌占区,地主势力也乘机采取强迫和欺骗的手段组织了“快刀会”,向共产党和抗日政权疯狂反扑,抗日战争开始走上困难阶段。县委根据上级指示“敌进我进”的方针,决定抽调干部进入敌占区,成立“卫西工委”,开辟敌占区工作。

  卫西地区,北起汤阴,至新乡,西到平汉路,东临卫河,面积约4千平方公里。它是控制南北铁路交通和冀鲁豫同太行交通联络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1年9月,地委派石侠风到卫西开辟敌战区工作,任卫西工委宣传委员。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更名张俊杰,巧装改扮,穿过敌人封锁线,进入卫西距平汉铁路较近的孟庄村,以开中药铺作掩护,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1942年初,工委书记孔森到地委汇报工作,回卫西途中被敌人杀害。3月,地委决定石侠风接任工委书记。

  此时,卫西环境恶劣,日伪匪明争暗斗各藏祸心,但又联合反共;工委人员少,活动范围广,没有固定办公地址,工作多,任务繁重;生活条件苦,是年遇上罕见的大旱灾,禾苗旱死,赤地千里,冻饿死者到处可见,外出逃荒者络绎不绝。侠风面对重重困难毫不畏惧,工作仍搞得有声有色,经常受到地委领导的表扬,充分显示了他的领导才能。

  为了尽快与卫西地区各种抗日力量结成统一战线,首先通过冀鲁豫军区敌工部派入天门会任参谋长的胡紫青和天门会秘书傅凌云,做天门会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向天门会会长杨贯一讲明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讲明国与家的关系,启发他的爱国觉悟和民族正义感,要求他为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提供方便。通过做工作,杨贯一表示,愿意为共产党抗日提供方便,为抗日出力,不当汉奸。这就为卫西工委开辟敌占区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石侠风通过关系和广交朋友的办法,结识了天门会副会长常玉堂,知名人士程润民,开明绅士姜廷庆、刘明汝等社会名流和上层知识分子。在同他们的接触交往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八路军英勇抗击日军所取得的胜利,揭露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罪恶事实,启发他们的爱国觉悟,使其树立起抗日必胜的信心,自觉自愿的为八路军抗日提供方便,积极努力为抗日救国做贡献。元厚村程润民家,既是地下情报站,又是卫西工委办公处,石侠风和工委其他成员朱天德、李先贤等同志,就常在那里开会、吃住。乔村开明绅士姜廷庆,其家是地下交通站,经常接送过往干部和为抗日贮运子弹、传单等。1943年5月份,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同志,自冀鲁豫赴太行,就在其家停留一天,翌日夜间,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

  石侠风为了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同工委其他成员经常活动在卫西地区各个村庄,扎根农村,深入群众,以拉关系交朋友的方法结识了许多各阶层人士。通过交往,发现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的就进一步启发、教育、培养、考察,选择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积极慎重,个别发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集中发展。党组织对党员实行单线领导,不发生横的关系。石侠风在卫西工作的5年中,曾介绍80余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秋,石侠风化名唐常生,以做生意作掩护,住汤阴县小江窑傅凌云家。这时,瓦岗李学清在傅凌云家东院教书,二人经常接触交谈,石侠风发现他有爱国思想,反对日军侵略,经过培养教育,介绍他加入了共产党;该村张永祥、傅学恕、傅得平、傅维等十几名青年,夜间打更防匪,经常去学校,石侠风就启发教育他们抗日保家,组织他们夜间挖公路、拆桥梁、砍线杆、割电线,闹得据点日军惶恐不安,不敢随便出据点抢掠;他还将周围村庄18名进步青年和青年学生送根据地培训学习,参加了工作。

  1942,石侠风为了扩大活动地区,加快发展党的组织,派李学清到汤阴县的车屯村教书。10月5日,李学清被汤阴县宪兵队逮捕,石侠风当天即得到情报,他立即通知工委成员朱天德、李先贤和邻近村庄地下党员迅速转移,使党组织未遭受损失。李学清被捕后,汤阴县宪兵队到处抓人,四处抢掠。石侠风和自己的武装,通过天门会参谋长胡紫青,借天门会的名义,把大江窑、小江窑、苏庄、冯村、瓦岗、小园、司马等村地下党员和青年骨干组织起来,自筹枪支,于10月18日,成立了天门会18中队,驻防汤阴县小江窑一带,使汤阴县宪兵队不敢随意到这些地区乱抓人抢东西,既保护了地下党员的安全,稳定了社会秩序,工委又有了自己的武装。

  这时,冀鲁豫五分区敌工科派干事胡经武进入天门会,经与石侠风、朱天德商量,决定抓武装,掌握枪杆子,来控制卫西地区。人和枪支从哪里来?经过研究,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组建:一是,胡寿乔、李子明带一部分武装驻滑县到天门会办事处。因吴兰田叛变,天门会滑县办事处怕遭意外,决定撤回卫西;二是,屯子集地主高仲熙有几十支枪,要求天门会会长杨贯一给地盘来养这几十个人,愿意归天门会领导。工委研究,愿来者欢迎;三是,卫西工委通过关系动员一部分党员和青年骨干参加。这样就集中了100多人,100多支枪,经过整训改编,成立了天门会第4中队,由胡经武任中队长。

  第4中队建立后,石侠风为了维护地下交通线和卫河上老观嘴渡口的安全,让胡经武率4中队驻防卫河东岸北王庄、李聂村一带,来抵御汉奸孙步月和土匪桑跃庭的侵扰。随着4中队的人员不断增多,力量逐渐壮大,石侠风让把4中队分为两个中队,成立了天门会第5中队,由中共党员胡寿乔任中队长,让5中队驻防卫河上老观嘴渡口和北王庄一带,专门负责地下交通的安全,胡经武率4中队驻防火龙岗尚庄一带,来抵御土匪扈全禄北犯和蚕食,以维护卫西地区的相对稳定和卫西工委顺利地开展工作。

  卫西工委建立以后,就担负起开辟地下交通线,维护冀鲁豫与太行根据地的交通联络的任务。石侠风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对沿途各站和交通人员的情况都做到了如指掌,经常检查指导各交通站点的工作,亲自选拔培训交通人员,还经常教育身边的人说:“夜间通过敌人控制区,尽量不走村子,避去沟沟坎坎,每走一段路,要停下来,伏下身子,向前方静听嘹望。要设前哨,前哨发现情况,后边的人可以随时接应,敌人摸不清情况,也不敢轻举妄动。白天通过敌人控制区,村头没有进出的群众,就很有可能是敌人封闭的结果,如村子附近有人走动,形似拾粪的,就可能是敌人的哨兵,万一遇到敌人盘问,要沉着,按化装身份,对答自如,风雨不露。”石侠风遇事总是认真分析,精心筹划,妥善办理,从不马虎草率。1942年8月3日,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黄敬率部队1000余人,由冀鲁豫赴延安,途经卫西屯子集一带。通过胡紫青周密安排,部队先天晚上进入卫西天门会地区,白天封锁消息,次日夜间,顺利通过了平汉铁路线。石侠风还经常指派交通员罗新明、张本生、肖敬道、尚敬礼等,护送过往干部和军干家属,向地委和“沙区办事处”运送药品、子弹、纸张、信件,带回书报、文件和传单等。

  石侠风还十分注意掌握敌人动向,搜集敌人情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斗争策略。1942年冬,叛徒吴兰田派人到卫西活动。住在邻近老观嘴渡口的于涧村×××家,这个人是日本汉奸,后来又投靠吴兰田,干尽了坏事。石侠风和紫青商量后,派人将这个人杀死在于涧村外,消除了隐患。后来,石侠风听到敌人要打胡紫青的主意,为了胡紫青的安全,就派党员孙自省到胡紫青卫士班,并再三叮嘱:“要团结好卫士班的同志,提高警惕,处处谨慎,要保证胡紫青的绝对安全、不能出任何差错。”1943年春,石侠风获悉,原在冀鲁豫边区工作过的的蒋育棠,在浚县城内日伪新民会做事,便亲笔给她写了一封信,申明大义,要她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告诫她不要丧失民族气节和革命贞操,不要忘记党的工作等,派孙自省给她送去。为了防止出意外,石侠风安排孙自省,不要与蒋直接见面,乘蒋上班之际,将信交给她父亲。后来,蒋育棠在日伪新民会内部秘密地开展工作,争取几个人参加了革命工作。

  由于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为了增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1943年初,石侠风同其他工委成员研究,决定在条件好的农村和天门会1、4、5、18中队,分别建立基层党支部,浚县西部和天门会里党的工作由石侠风直接领导,同时,在浚汤边区成立了“浚汤区委”,由朱天德兼任区委书记。3月,在浚县城北苏村成立了“河东区委”,由石侠风兼任区委书记。7月,成立了“淇县区委”,李先贤兼任区委书记。“河东区委”建立以后,石侠风带领区委成员,依靠农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和思想进步的爱国青年,从南苏村开始,发起改造伪政权和夺取政权的斗争。先成立了一个戏班子,经过串连发动,很快发展到80余人,并利用这个场合,向戏班人员讲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讲抗日救国和抗日必胜的道理,教育启发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然后,对28个甲长作了具体分析,有的甲长不愿意当,有的是轮流当的,就利用机会安排了郭怀林、郭双林、魏学贤、郭秋林等10余名党员和进步青年当甲长,又利用每年换届选保长的机会,将伪保长李齐林选掉,由党员郭科林当保长,在夺取村政权的基础上,抓武装。当时,南苏村每甲都有枪,以看青(看护庄稼)为名,把40多支枪集中起来,成立了看青队,把党员和进步青年武装起来,指定由蒋希增、魏同昌(党员发展对象)任看青队队长,负责维护地方治安,与此同时,对北苏村、上下码头、曹坡、南北王庄、大小齐村、胡村、小滩、老观嘴、圈里、一溜石井等30来个村的伪保长,伪联保主任都分别做了争取工作,其中绝大部分都被争取,对日伪所派粮款,以收不起来为借口,拖欠不交。

  1945年春,沙区抗日政府为了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决定向“河东 区委”地区征粮,石侠风派胡亮俦、胡寿乔、姜侠夫带领天门会4、5中队暗中保护。后来被敌人发觉,便采取白天帮助根据地干部征粮、运粮,夜间向空中鸣枪,以示“围剿”,并捡些破枪、手榴弹送往县城,向日伪报功。敌人不明真相,无法追究,使征粮任务顺利完成。

  1945年6月,冀鲁豫军区决定解放“河东区委”一带地区,扩大根据地,给大反攻准备条件。石侠风派交通站站长胡寿乔和交通员张本生到高陵县二区找区长刘毅峰联系,双方商定,由刘毅峰带民兵到胡村东三里处,朝天门会4、5中队驻防地上空鸣枪射击,姜侠夫等闻枪声,即率天门会4、5中队,朝东边空中边放枪,边撤回卫河以西,使卫河以东成为解放区。事后,由胡紫青出头,向县城日伪打假报告,来蒙蔽敌人。

  四

  在上级党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卫西工委”的长期艰苦努力,天门会于1945年8月后,600多名武装,改编为冀鲁豫边区“浚汤支队”。8月23日,“浚汤支队”与分区其它部队配合,第一次解放了浚县城。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在总结8年抗战的经验时,曾表彰中共卫西工委,说“卫西工委的工作最出色,成绩最优秀。”卫西工委撤销后,建立了中共浚县县委,石侠风任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

  抗日战争胜利了,浚县解放了,老百姓欢欣鼓舞。但是,国民党政府和地主武装并没有被消灭,而是逃跑到接近延津、汲县边界的新镇、淇门一带,群众思想上存有疑虑。县委根据浚县的斗争新形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武装和政府建设上,一方面在“浚汤支队”内部大力开展正面教育,启发提高战士们的阶级觉悟,从组织上进行了调整,军事上加强了训练,提高了战斗力;另一方面坚持从经济利益入手,提出“土地还家”等口号,发动群众对地主恶霸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建立“农会”和民兵组织。当时,石侠风分管五区,他和陈春雨在荆寨搞试点,以点带面,采取扎根串连,访贫问苦,培养典型,大会诉苦,带动群众向恶霸地主开展斗争等方法,使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群众的情绪很高。

  1946年秋,随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浚县沦陷,国民党浚县政府组织地主还乡团疯狂反扑,进行反攻倒算,到处杀害民兵、农会干部及其军干家属,反动气焰甚为嚣张。1947年春,豫北战役胜利,浚县第二次解放。时间不久,刘邓大军南下,浚县再度沦陷,形势更加恶化。县委根据上级指示,把县、区民兵组织起来,坚持“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就地开展武装斗争。浚县处于拉锯形式的游击环境,当时,石侠风和其他县委领导,经常带领县区民兵武装同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遇到小股敌人就歼灭它,碰到大股敌人进攻,就向根据地撤退转移。有时派出小股武装深入敌人驻地抓俘虏,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迫使敌人退出解放区。同时,告诉人民,八路军走不了,敌人占不住。给人民带来希望,安定了民心。一次,三区民兵在战斗中,俘获地主6名,石侠风为了分化瓦解敌人,经过批评教育以后,让释放了。

  五

  从1950年1月起,至1974年11月,石侠风一直在党校工作。在长达25年之久的岁月里,他呕心沥血,为党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有才能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在哪所党校,不论是讲党史、讲政治经济学,还是讲哲学,自己总是刻苦钻研、认真备课、从不马虎,对每门课程要搞清楚几个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如何讲好,如何讨论等,教案上都要写得明明白白。教学上,他方法灵活,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每次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学员的好评。课程讲完后,他还要认真地进行总结,看哪些问题解决的好,哪些问题解决的不好,有哪些经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都要写得清清楚楚。尤其是他到北京市委党校工作以后,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很多语录、精句,他都能背诵如流,讲出它的出处。夜间12点以前,他很少休息,不是写讲稿,就是看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1963年,他在中央党校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合影留念。这对他鼓舞很大,很多和石侠风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这样赞誉说:“能信赖的干部都有德;能胜任工作的干部都有才,石侠风是德才兼备。”

  石侠风严于律己,从不谋私利,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家里人说:“我们这些人,为了党的事业,为了革命工作,都是不怕牺牲的,早起穿上鞋,还不知道晚上脱不脱。”他很爱自己的孩子,是慈父,但又是严师,从不娇惯。他不断语重心长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起名叫学英?就是要立志学习英雄,不要做碌碌之徒。”1969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个月内,石侠风分别把4个孩子送到山西、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到艰苦的地方去经受锻炼。

  在“文化大革命”中,石侠风遭到迫害。一些品质恶劣的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把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他,把他在卫西工委做地下工作,说成是“国民党特务”,把做天门会的争取工作,说成是“日伪汉奸”,把做统战工作,说成是“包庇地主”等等,叫他低头弯腰,大会批小会斗,关黑屋、写检查,致使心脏病突发,经急救才幸免于难。

  1974年11月,他调北京市变压器厂当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身体不好,有心脏病,但仍坚持照常上班。后来又患胰头癌,劝他休息,他总是说:“干革命不能休息,要活到老,干到老吗!”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不以老干部自居;没有架子,给他办公室他不要,坚持与同志们一起办公;按时给党员上党课,经常到车间,到工人中去,发现了解问题,帮助工人排忧解难。病重期间,他坚持看报、学习,关心党的事业。厂里派车给他看病,他不坐,给他照顾他不要,费用多的医疗检查,他不做。他常给厂里其他领导说:“我来厂里时间不长,给厂里添了不少麻烦,国家不富裕,不要多花钱,死了也不要铺张……”他临垂危之际,还时常想着别人:有时病痛使得他彻夜难眠,头上直冒汗,怕影响其他病友休息,从不叫苦,实在熬不过,就让家人搀扶着走出病房。

  石侠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优秀党员,他的功绩永不泯灭,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长存。

  (原载《光辉的历程》)





上一篇:英模人物刘耕夫

下一篇:英模人物姚步霄